端午節馬上到了,傳統美食粽子又占據大少商超的顯要位置。粽子雖好吃,卻屬高熱量、不易消化的食品,吃一只粽子的熱量往往比一碗飯的熱量高許多;同時(shí)粽子中糯米粘度高,也容易使消化功能差的人肚腹悶脹。所以吃粽子還是有講究的哦——長(cháng)春高檔包裝盒小編告訴大家如何科學(xué)吃粽子:
1. 不應拿粽子當早餐吃,更不能把粽子當夜宵吃。食物消化從胃到腸至少需要停留6個(gè)小時(shí),而粽子由于不易消化,因此早餐吃粽子則停留在胃里的時(shí)間則更長(cháng),刺激胃酸分泌,可能導致慢性胃病或胃潰瘍的人發(fā)病。另外,臨睡前吃粽子,容易消化不良,從而影響睡眠。
2. 吃粽子時(shí)最好能同時(shí)喝茶水,幫助吞咽和消化,老人和兒童在吃粽子時(shí),要注意預防噎食,可以把粽子切成小塊兒后再食用。另外,不要一連幾天整天吃粽子,要注意飲食的均衡性。
3. 吃粽子時(shí)可多搭配些蔬菜和水果,比如青菜、沙拉等,可降低腸胃不適感。
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,在端午節吃粽子也是流傳千古的習俗。粽子雖美,但是也不能多吃,尤其是兒童、消化功能差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高血壓的患者,更是不能吃,或者不能多吃。用來(lái)做粽子的糯米,味甘,性溫,具有補中益氣健脾止瀉的功效,適當食用能夠治療寒性腹瀉、自汗等。長(cháng)春高檔包裝盒小編提醒大家糯米并不適合所有人食用,而且一次性吃太多,也會(huì )引起一些不適。
